節能機電設備市場前景看好
來源:谷瀑環保設備網 點擊量:5331
【中國泵閥商務網 市場分析】隨著電機行業的不斷發展,電機產品的外延和內涵也不斷拓展,電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電力、石化、煤炭、礦山、建材、造紙、市政、水利、造船、港口裝卸等各個領域。
節能機電設備市場前景看好
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主要以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到2013年出口的機電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比達到50.5%,30多年來,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品類由少到多、技術水平由低到高、市場競爭力由弱變強,整體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013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2.1萬億美元,連續4年成為大機電產品貿易國,與1980年相比,增長了290倍。其中,出口從15.6億美元增長到1.26萬億美元,占貨物貿易出口比重由8.6%增長到57.0%。
進口保持的旺盛需求也對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內機電產品種類繁多,在倡導低碳、節能減排政策的推動下,節能機電設備推廣應用必將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目前我國處于加快工業發展的關鍵階段,量大面廣的機電設備是工業企業的主要終端用能用電設備,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能源。為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落后高耗能設備,工信部已經先后發布了多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
“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一級能效的家用電器、辦公設備在市場占有率達到70%;風機、水泵、變壓器等設備能效準入達到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此舉無疑將會加快淘汰落后機電設備工作的進程和節能機電設備的推廣進度。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積極推行及節能電機補askjeeves貼政策的逐步落實,節能電機業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未來幾年,節能電機設備占國內新增中小型機電設備的比例將達到60%以上,節能機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左右。
節能機電設備采用新的設計理念、新工藝及新材料,通過降低電磁能、熱能及機械能的損耗,提高輸出率。相較于標準的機電設備,節能機電設備的節能效果非常明顯,通常可提高4%左右的效率,節能機電設備市場前景被看好。
節能機電設備市場前景看好
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主要以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到2013年出口的機電產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占比達到50.5%,30多年來,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品類由少到多、技術水平由低到高、市場競爭力由弱變強,整體結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013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達到2.1萬億美元,連續4年成為大機電產品貿易國,與1980年相比,增長了290倍。其中,出口從15.6億美元增長到1.26萬億美元,占貨物貿易出口比重由8.6%增長到57.0%。
進口保持的旺盛需求也對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內機電產品種類繁多,在倡導低碳、節能減排政策的推動下,節能機電設備推廣應用必將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目前我國處于加快工業發展的關鍵階段,量大面廣的機電設備是工業企業的主要終端用能用電設備,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能源。為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落后高耗能設備,工信部已經先后發布了多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
“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一級能效的家用電器、辦公設備在市場占有率達到70%;風機、水泵、變壓器等設備能效準入達到先進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準煤。此舉無疑將會加快淘汰落后機電設備工作的進程和節能機電設備的推廣進度。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積極推行及節能電機補askjeeves貼政策的逐步落實,節能電機業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未來幾年,節能電機設備占國內新增中小型機電設備的比例將達到60%以上,節能機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左右。
節能機電設備采用新的設計理念、新工藝及新材料,通過降低電磁能、熱能及機械能的損耗,提高輸出率。相較于標準的機電設備,節能機電設備的節能效果非常明顯,通常可提高4%左右的效率,節能機電設備市場前景被看好。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goobeach.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